国人有一大误解,以为奥斯卡只奖励豪华大片。其实,在过去十年里,只有《泰坦尼克号》和《魔戒3》曾势不可挡横扫奥斯卡,其他年份均为小众艺术片当道,而今年要比往年更加艺术。五部获提名的最佳影片分属五个不同类型,但没有真正的票房黑马,北美票房超过一亿美元的仅《朱诺》一部,五部的总和也仅3.3亿美元,而且其中三分之一是奥斯卡光环所制造的。
《变形金刚》那样的商业大片可能很暴力,但那是卡通化的暴力,而文艺片中的暴力却直指人性的黑暗。中文片名翻译得望文生义的《老无所依》塑造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杀手形象,其用气枪杀人以及让受害者猜测抛掷硬币决定生死的细节,加上贾维尔·巴顿内敛而阴冷的表演,使之成为安东尼·霍普金斯食人魔(《沉默的羔羊》)以来最经典的反面角色。
要充分欣赏《老无所依》,必须熟悉科恩兄弟的风格,尤其是他们那种与众不同的黑色幽默。影片套用了传统的西部片框架,主线是追杀,但精髓却在于虚无主义的精神和细节的营造。这么一部骨子里一点也不好莱坞的作品,能荣登奥斯卡殿堂之巅峰(科恩兄弟一向是戛纳的座上宾),堪称艺术的胜利。
对于国人而言,最佳影片本是《赎罪》应获的荣誉。这部战争加爱情的英式文艺片有着颇为新颖的创意,摄影(尤其是那个涉及一千名群众演员的五分钟长镜头)赏心悦目,可以说,它是最能跨越文化差异而为我国观众所欣赏的。可惜,11年前类似的《英国病人》击败科恩兄弟的《冰风暴》难以重演,现在的趣味已有变化。我们较难欣赏《老无所依》和《血色将至》,另一个原因是世面上流传的版本质量低劣,内容残缺,台词更是翻得错误连篇。
《血色将至》通过20世纪初美国加州勘采石油的历史,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残酷,令人想起我国的房地产行业。这部群众场面不多、但颇具史诗气势的作品如同一部大歌剧,凸现了人性的丑恶,尤其是将追求物质财富和追求精神寄托对立起来,最终两败俱伤。丹尼尔·戴-刘易斯塑造的石油大亨让我们见识了“成功企业家”的“初级阶段”,玩命(玩自己的命,也玩他人的命),他的表演绝对可以用“伟大”来形容,夸张但又精细,他若不得影帝,就没有天理了。
我们还有一个误解,即奥斯卡是美国人自娱自乐。其实,几大演员奖项中,一向是美国人和外国人各占半边天,今年的四个演员奖更是全部给了非美国演员。由此可见,奥斯卡的国际化程度远高于我们一厢情愿所理解的。当然,对于亚洲影人,它仍不是一个平起平坐的竞争平台。我们若要参与这场游戏,首先应该懂得人家的游戏规则,至少不该把毫无奥斯卡品相的作品拿去竞争。你尽可以盲目崇拜或不屑一顾,但奥斯卡毕竟不是华表奖。